王道荃老师介绍太极养生文化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

陈氏太极拳劲力的“发”与“放”

劲与力的关系是武术界长期争论的焦点,各持己见。我认为“劲”与“力”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力与劲的源泉,劲是协调的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在运动中力量的运用。推手运动中所要求的“劲力”,在长年拳架子的练习中练就一种既灵活又集中,且运动自如的弹性“劲力”。这种劲力 不仅要重视肌肉收缩紧张的练习,而且要重视感觉灵敏和反应速度的练习。

同时也强调正确运用技术,有机地发挥肌肉群的作用“力”。这与一般练拳不熟练的紧张僵死力是不同的。劲力又分为“内劲力”与“外劲力”,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肌肉群收缩与伸展,紧张与放松的变化,它所产生的强有力的弹性力,在拳术中称为“内劲力”;“外劲力”则是由于地球对人体所产生的吸引力所产生的人体与地面支撑时的地皮反作用力,在运动产生的摩擦力。 劲力的发放正确与否,对任何流派拳术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太极拳的劲力发放,是取各家之长,融合贯穿而发展的,有其独特的风格。 太极拳推手时的劲力,与其它拳术所不同的是:延长粘着点的“力”的作用时间,使对方身体在失重的状态下加速运动,使被击的一方旋转着跌出,而又不伤人,这才是太极拳的神威之处。 太极拳推手的劲力发放,首先要将四正手、四偶手练得圆满柔顺周身一家,先学柔化后学发劲。发劲时力求对方双足离地、或向前、或向后、或向左右旋转跌出为佳。劲力发放是要与呼吸相结合。呼吸对劲力的发放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呼发得愈透,劲力愈足,在推手时气贯丹田强若不倒翁。丹田为内劲的总根源。气呼下沉丹田,能使重心下降增大稳度,使身体处在于万变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而不易跌倒;又能聚集全身各处分散的力量汇集为整体之劲力。

   在呼吸的调节和劲力的发放,须做到“内三合”“外三合”。 “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是一个关键;太极拳在平时走架特别注意用“意”而勿用力,此“意”也即是上面所讲的意识上延长用力的时间。在推手时,时时得寻找机会,一旦得机得势之处,即呼吸收腹放松全身肌肉,集中意念大量蓄存劲力;呼气时气沉丹田,以气催力,发生动作,全身肌肉骤然变硬,猛力发放劲力。这样所产生的劲力是不可抗拒的。所以说拳架子的练习与推手的练习是相辅相成的。平时拳架子的练习没有达到“六合”,在推手的实施中是很难达到神奇的效果。 当然,也不是说拳架子的练习都能做到“六合”,在推手时没有经过长期的四正、四偶手与呼吸及“六合”的练习,形成一吸一呼,能蓄能发的发劲条件反射,也是难于达到这 理想的境界。在推手时的劲力发放一定要做到:吸要吸蓄得愈足;呼要呼得愈透——吸得足以见其巧,劲能才能大量蓄存,呼得透,才能输送大量的劲力方能见其妙。 一般常人认为,太极拳的技击是相当神秘的。说穿了就是在运动中掌握对方的运动惯性。

   在失重的状态下,我即以我之劲力迫使对方继续加速度的失重下去。太极拳的技术不是在二三年内即可见效的,数十年未得其宗旨,也不乏其人。 在发放尽量大的劲力时,首先是速度问题。以能集中全身合并的力量,聚集一点,加快速度猛力发放,如弹簧压缩后的突然弹射一般。这样发出来的劲力,有着无比的威力,从竞技角度来讲就是杀伤力很强,一般是难以迥避的。拳经说:“来宜听真,去贵神速。”在推手中得机得势时,劲力的发放要能干脆、清脆而决不拖泥带水,这样发放出的劲力速度才是理想的。拳经又说:“进如疾风吹人,电光猛闪,愈速愈好。”

咨询电话:010-60974372

预约电话:18701441748

博客:百度搜索“王道荃”或搜索“太极养心斋”

东单馆:东城区东单北大街1号国旅大厦D1锦上禅(地铁5号线灯市口南出口下车向南100米路西)

魏公村馆: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韦伯时代中心c座1204(地铁4号线魏公村西南口下车向南100米路西)

六里桥馆:丰台区万丰路306号御生堂3层(地铁9号线七里庄西北口向北100米路西万丰小吃城3层)

安慧桥馆:朝阳区安慧桥北北辰对面亚运村邮局路口向东50米辰润大厦2层(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北口)

车公庄馆:西城区车公庄桥东南西派国际公寓3号楼1层文贤书院(地铁2号线车公庄东南口向东向南)

昌平馆:昌平区北七路宝隆艺园16号宝荷林(地铁5号线天通苑南换乘966白庙村下车



分享 :
 
王道荃老师线上养生课招生中
ABUIABAEGAAg0erb5AUopbjCAzCKBTjR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