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不当,很容易引发膝关节损伤,即髌骨劳损,又称髌骨软骨病、髌骨软骨软化症。生物力学证明,膝关节屈曲小于90°时,仅股四头肌的股直肌起主要伸膝作用,其肌力较弱;当膝关节伸到130°~150°时,发力点集中,力量最强。此角度不但发力大,而且灵活,有利于各种动作的完成,此时髌骨软骨面承受力量最大,关节面接触范围也最大。膝关节的稳定主要靠髌骨维持,这些解剖、生理特点都成为髌骨软骨在半蹲位受伤时的潜在因素。
发病原因
此病大多是由于慢性细微损伤积累而成,它的发病与运动技术特点和局部训练量过大有明显关系。太极拳的技术特点是膝关节始终处于半蹲位的静力性支撑,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靠四头肌和髌骨来维持,如果长时间过量单一锻炼,髌骨关节面就会受到经常的磨擦、挤压、冲撞和捻错等,这些都易导致髌骨软骨病。
主要症状
得了髌骨软骨病,髌骨或与之相对应的关节面会变化成黄白或灰白色,并逐渐发展成软骨的局限性纤维变、剥离和龟裂等,患者自觉膝痛、膝软无力。开始练拳时无明显症状,即使出现酸痛,只要练拳时少屈膝一些,或略放高练拳姿势,疼痛即消失。后来疼痛逐渐加重,练拳时痛,甚至上下楼梯时也痛,跑步时膝出现“打软”的现象,伤肢反应迟钝并伴有持续疼痛。这时若还做较大量的锻炼,即使在安静时也会出现疼痛。髌骨软骨是一种关节软骨,它的再生能力很低,一旦损伤形成缺损,就难以修复。
运动时应注意
一、 训练应循序渐进,合理掌握运动量,对于初练太极拳者来讲,成套练习时膝部负荷过重,容易受损伤,最好应先练单式,然后再练组合,且不能一味地练难度较大的动作及把架式压得过低,否则会使局部负担过重而造成膝关节损伤。成套练习应在单式练习和组合练习之后,且有一定基础时再进行,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
二、遵循拳理、科学练习。练好太极拳首先要讲求拳理,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合乎规矩。练习太极拳讲究虚实的转换,这种虚与实对掌握身体的平衡、劲力的蓄发,特别是下盘腿部着力的松紧非常重要。如果练拳不明白腿部力量虚实的互换,那么两腿膝关节就得不到休息,打拳时两腿总处于紧绷状态,这样自然很累且有损膝关节。太极拳对膝部动作要求非常严格,如弓步、马步都不能超过同腿的脚尖,实脚的胫骨应相对垂直,不可使小腿倾斜过度,否则会发生膝关节疼痛。太极拳转身时不应转动实脚的脚尖,否则便是硬拧实脚,硬拧时间长了,会损害膝关节,应做到腰带手脚转。
三、选择适宜的锻炼场地,练习太极拳应选择在平整的草地或松软的黄土地及地毯上练习,避免在水泥地或石板地上练习,以免因发劲震脚时传递外力造成膝部损伤。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
告知删除)
亚健康?慢性病?不防试试太极养生!
20元现金券大放送!!!
在微信公众号回复“代金券”即可领取!
现代人生活节奏比较快,压力大,所以慢性病亚健康成了普遍现象。为了普及太极拳文化,推广固本培元,修心养生之功法,太极养心斋安排了道家养生太极拳体验课,本次课程由国际太极拳冠军王道荃老师亲自授课,欢迎各位莅临体验,参与个性化养生,性命双修,体验道家太极文化与传统太极拳的完美结合。
咨询热线:
010-60974372 18701441748
(代金券可在太极养心斋抵现金消费,不限时间)
太极养心斋是由太极师王道荃创办的一家集太极拳培训、儒释道国学培训、太极表演、少儿太极国学培训、太极私教、企业文化培训的中心。可教授陈氏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及太极推手、擒拿,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 等养生功法,欢迎广大太极爱好者前来交流沟通。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60974372
预约电话:18701441748
地址:
回龙观馆:昌平区回龙观西大街龙冠置业大厦B座五层茗道轩(有地上停车场)地铁:13号线龙泽站向北200米
六里桥馆:丰台区万丰路306号御生堂3层(有免费停车位) 地铁:9号线或14号线七里庄站西北口向北300米路西
七里庄馆:地铁七里庄站西北口向北500米路西天悦国际瑜伽会馆4层
长春桥馆:海淀区长春桥路怡水园3号楼(地铁10号线长春桥站出,向东三百米,向北200米即到)
朝阳公园馆:朝阳区石佛营东里133号4号楼汉典中医会馆内(有地上免费停车场)
微信公众号:taijiyxz
tjyxz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