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荃老师介绍太极养生文化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

《清静经》告诉我们,真正悟道的人都有什么特征

《清静经》的全称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汉代以前,皆是口口相传,不成文字;一直到东汉葛玄笔录成书,才成为道教的经典,道士们日常诵习的重要功课之一。

《清静经》短短几百字,大道至简。我以前不知道《清静经》,反复抄写老子的《道德经》,因机缘巧合读到《清静经》,如获珍宝,心中一拜:这是道中之道,无穷中无穷,无极也

现代人愿意提升自己的修为,虽然难以悟道,却极力向往。向往,朝什么方向而往呢?《清静经》告诉你:真正得道的人,具有这3个特征!

特征1:人能常清静,心中怀天地。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被他人或者繁琐的事务缠身,忍无可忍时,经常会爆发般地喊出自己的心声:请让我静一静!

你让我静一静,好吗?

这就是人天生的本能:人心欲静。

人心欲静,而外界人事物干扰,难以得到清净,这是凡人的状态。

一个悟道的人,能超凡脱俗,不管外界发生多大的风风雨雨,内心始终保持天地般的开阔、通畅、清净。

特征2: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老君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亦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一个真正得道的人,名义上是得道了,实际上是什么都没有得。

普通人被欲望和妄念牵绊,而得道者能去掉欲望,澄清自心,而神自清净。渐入佳境之后,所看见的世界,就和平常的世界不一样了。心其实无心,形其实无形,物其实无物,到了这层境界,就是所见皆空。在真空中,得真静,然后入真道

我们普通人的眼睛,看见心就是心,看见形就是形,看见物还是物,尚没有达到那个空无境界,所以无法体悟,无法理解,也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你看不到的东西,不代表不存在。不能理解,那就要等时间和机缘。

特征3:得悟道者,常清静。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心。既有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一个真正悟道的人,最大的特质就是清净。

喜欢和别人争辩、好斗、好争输赢的人,其水平是下士;等修到上士水平,自然就不好争。真正得道的人,执着,没有心,心神自定,遇事不惊慌失措。世事如棋,人在其中;得道者,身在其中,心常清净,得大自在。

微信图片_20190228172018.jpg


分享 :
 
王道荃老师线上养生课招生中
ABUIABAEGAAg0erb5AUopbjCAzCKBTjR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