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王培生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回答弟子和同道们的问题时,对太极劲作了通俗而又独到的阐述。本文节选谈“沾粘劲”和“听劲”部分以飨读者。
1、“沾粘劲”就是搭手不离开的意思。即一搭手要真正能把对方粘起来,否则不算粘粘劲。此劲在太极拳诸劲中尤为重要,离开粘粘劲别的劲都做不成,这是最基本的劲。粘粘劲的练习方法就是跟拍皮球似的,皮球的气越足越好,拍一下马上就起来。练习时速度要快,形体不要太大。平时要多练习,例如做搂膝拗步,手心稍微一突出再空手心,粘粘劲就出来了。脚心也空,胸一空,粘一点就是,粘起对方再发着。一粘,对方就冒高,晕晕忽忽的就起,这再发,手一伸就是。没有粘粘的硬推,非太极劲。
2、“听劲”练全身的接触点。开始练手、腕、臂,即由腕到肩,这是起码的要求,渐至全身上下都能听,即锻炼神经末梢的灵敏性,连头发也有反应。所谓凝神于耳,是指神含蓄在内。练习时全身必须松开,否则是聋子。你若感觉对方有力,那你应该先检查自己,因为是你的胳膊聋了,人家大声嚷你都听不见,跟木头杠子似的。单巴掌是拍不不响的,是你硬你才觉得对方硬。你把关节放松,灵敏劲就有了。身体各部关节都要放松,最主要的是腰、腿放松。怎么松,就是肌肉放松,骨节拉开。比如伸手去拿茶杯,要拿但不拿,就是比划着要拿,这就松开了,这时肌肉是松弛的。你若真拿起来,你肌肉就紧张,骨节也都卡死了,这叫拙笨的力气,听劲首先把自己全身放松,关节拉开,就是想着一节一节向相反的方向拉,想完了就忘掉。脊柱是往上下两头抻,叫做上下对拉或对拉拔长。下面是先想尾间往前下,一收腹,上边是眼向前平视,顶就领起来了,这叫“尾间中正神贯项”。膝关节老想着有稍微上提的意思。脚趾松完以后想涌泉穴,再松到环跳穴这就稳了,如同鸟儿停立在电线上一样轻飘飘的。下肢关节松开后就能站得很牢,如树植地生根。全身放松。还有三空,即手心空、脚心空、胸空。整个身体练得像气球一样才出轻灵。皮球不行,篮球也不行。就如摆放的气球,人从旁走过它就有反应,人一按它一瘪,你一撒手它又鼓起来。有了这种灵敏性后,你再听对方。听劲听什么,听对方的反应,即动静虚实变化,他半虚半实怎么做,全虚全实怎么做。要破坏对方的重心,稳定自己的重心。如要不让对方听出来,你本身也得练成如气球一样灵敏才行。所以太极拳就是跟人搭手以后,明白对方粘上那儿了,你把肌肉放松,一比划,不拿,对方急不得恼不得,就是个障碍物给他搁那儿了,这个叫听劲。掌握听劲的要领是肌肉放松,骨节拉开,身上才灵。
作者: 张耀忠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