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几年过来了。
此时的杨福魁已今非昔比,在陈长兴的亲自悉心调教下,太极功夫已然登堂入室,虽然还不能说进入神境,但也已和陈耕耘、陈伯甡、陈仲甡、陈季甡在伯仲之间,在江湖上已位高手之列。
如今称为高手的人为数不多,陈家占位半数以上。
有些自命不凡的井底之蛙,恬不知耻自称高手,那是孤芳自赏,想扬名立万,走不出自家的村子,就被自家村子里的二混子赶回了家。
陈家人练武十年培基,十年练功,十年养心才敢出门活动,除了像耕耘、伯甡、仲甡、季甡,现在又加上了福魁,这五个人是佼佼者,三十年已列高手,陈家还有许多练了一辈子还是默默无闻的呢。
看到杨福魁的进步,陈长兴很高兴,其中有耕耘的功劳。自福魁跟陈徳瑚到陈长兴家看陈家人练太极拳以来,他就和耕耘结下不解之缘,出出进进成双结对,小耕耘私下教福魁练习一些基本功,经陈徳瑚介绍陈长兴答应福魁练拳后,就把教练的任务交给了陈耕耘。从那时起,两人更是形影不离,连陈耕耘到学堂上课都带着福魁,所以,福魁的文武都得益于耕耘。弟俩文武比学赶帮超,就是遇难也是弟俩在一起。回想被人掠走的这件事,弟俩到现在还是心有余悸。再晚救一两天,福魁就得丧命。
丧命,谁不害怕!
到现在也没查出来是谁花银子害人,也没查出来东阁庄的魔头藏哪去了,难道这事真就成了无头案?
时光在流逝,心里的阴霾却挥之不去。所以,陈家人在陈耕耘、杨福魁面前从来不提此事,他们不愿再让他俩想起那段地下魔窟的苦难经历。那段经历太恐怖了,陈长兴每每想起从地下魔窟救出来的那些瞎子、聋子、哑巴的时候;看着他们痴痴呆呆的表情、瘦骨嶙峋的身子的时候;还有在东阁庄周围搭窝棚等候他们的人看见眼前的人的时候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惨不忍睹。有时做梦也会看见这惨象,被这惨象惊醒。
他俩也从来不提那一段,更没有人问他俩怎么被掠走的,又怎么被弄到地下魔窟的,还有,他俩为什么不在一块,福魁怎么被关进水牢的呢?
谜一样的问题深深地藏在陈长兴的心底,他不敢拿出来问他俩,只是和陈有恒、陈有本、陈有孚几个老弟们闲聊时偶尔提及。几年过来了,疑虑始终在老人的心里悬着。
陈长兴和他们说道:“这事知道不知道也无所谓了,不能重提让两个孩子再回想这事,往事、灾难不堪回首。一次恐怖经历,他俩的身心都付出了沉重代价。等他俩什么时候想说,咱再听就是,咱决不能先提。”
老人疼爱孩子的心是最大公无私的。
一天,陈耕耘和杨福魁正在练习推手,陈长兴在一旁观战。由于二人体型相当,力巴头相当,功夫也是在伯仲之间。只是耕耘偏伯,福魁偏仲而已。没有绝对的平等,只是相对而言,只是差一点点。就这一点点,二人在推手时,耕耘常常占上峰。
太极拳,博大精深,外形定下来之后,就注重内功的修炼,加之文事方面修炼的辅佐才能登堂。明师悉心指点,先天的条件,佐以有刻苦的精神才能入室。再之,有三十年的汗水浇灌才能打骨朵开花。果实的成瘪,还要靠“气候”,适逢盛世,国富民强,风调雨顺,才能结出硕果;适逢乱世,民不聊生,旱涝不均,净出瘪实。
陈耕耘在武术世家出生长大,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福魁则不然,但是,不然的条件下,有了和陈耕耘在伯仲之间的功夫,对福魁来讲就是奇缘、奇才。
功夫是练出来的,没有奇缘,再练,就是奇才也结不出硕果。
功夫是练出来的,没有奇才,再教,再有奇缘也同样结不出硕果。
杨福魁是奇才,也得遇奇缘。这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机会不是谁想得到就能得到的。
看到福魁常受制于耕耘,陈长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想到的是平分秋色。耕耘虽然是自己的儿子,杨福魁在他的心中也和自己的儿子一样,不分彼此。功夫上,他不想让福魁拉下太多。于是他喊道:“福魁,你来我告诉你。”
听到陈长兴喊,耕耘和福魁都来了。
陈长兴说道:“福魁,你知道你被耕耘所制的原因吗?”
杨福魁摇了摇头。
陈长兴说道:“舍己从人你懂吗?对方有力来,你不要硬掤,也就是你不要用力去顶,你要舍己顺从他,这叫来之欢迎。要去接他的力,顺着他的来力方向,要是能做到再送他一程更好,不要光接不送,要又接又送。这就叫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不要硬顶。顶,你是顶不过他的。不要觉着他用力你要不用力,他能怎么着你似的。你不用力他也怎么不着你,你到能怎么着他,这就叫四两拨千斤。千万不能硬顶,你觉着他用千斤之力来打你,你就得用千斤之力去迎他,你这叫顶牛。怎么办呢?荀子说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而学也。吾尝跂而忘矣,不如登高而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谓文武相通,学以致用,由此可见一斑。”
看两人若有所思,陈长兴又道:“这最后一句说得太好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咱们的四两拨千斤,不就是善于借他人之力吗!”
陈长兴看他俩聚精会神地听,陈长兴心想:他俩有好学之心,按理说,他俩学练太极拳已有不短时间了,理论上的东西应该知道不少了。平时练拳,遇到问题一边纠正动作一边就把拳理告诉他们了,但是不是系统地讲的,他们也许记不住。
都是这样,零零星星地讲,零零星星地记,记不全,时间一长他们也许就忘了,拳上的东西他们基本上都能掌握了,推手上的道理他们知之甚少,今天就把这方面的道理给他们讲讲。他接过来福魁递过来的茶呷了一口说道:“推手,是练拳的继续,是检验功夫的手段,是实战的演练,所以,推手和练拳一样,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们俩练拳多年了,拳术上的造诣基本上过关了,但每天的功课不能减少,功夫功夫,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一天不练自己晓得,两日不练师父知道,三天不练对手知道,四日不练就不要练了。那你们要问,果然是四天不练这辈子就不练拳了吗?这是肯定的,江湖险恶,咱们又是在刀尖上讨生活的,走镖在外,功夫生了,死在敌手的刀下,还练什么拳。你们又要问了,谁还能没有事,耽误个三天五天也属正常。是的,人也有个头疼脑热,不舒服练拳不如不练。那怎么办呢?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我告诉你们,练拳,不光能在场子上练拳,被窝里也能练拳,马上也能练拳,总之,只要醒着,无论你是坐、卧、行、走都能练拳,还有你们可能听了以后觉着有点玄,那就是,连睡觉都能练拳。”
陈长兴其实看出来了,他俩没觉着自己说的玄,是自我感觉。陈耕耘哪敢怀疑父亲的话,父亲的一举一动都是他学习的榜样,父亲的话和圣旨一样,他从来没怀疑过。
杨福魁更是虔诚,他看陈长兴走路,坐着姿势,腰板从没弯过,无怨外边有人偷偷地说陈长兴给牌位一样不弯腰,并偷偷地喊陈长兴是牌位先生。他更不怀疑陈长兴的话。
陈长兴又说道:“为什么呢?走路怎么练拳,坐着又怎么练拳,睡觉还能练拳?能!要想成为高手,要想把太极拳练到出神入化,就得这样,就得有这样的魔劲。吊儿郎当,轻轻浮浮,朝三暮四,别说练太极拳了,干什么都一事无成。走路,坐卧,都要气沉丹田,但不要使硬气,要用意念。时间长了,你们就能体会到益处。睡觉,平躺在床上,和练拳一样,呼气时腹部往外鼓,意念想着气血通向四稍;吸气时,气血聚会丹田。有时,的确有事,而且还受条件限制不能走架子,你们要在床上和练拳时一样,脑子想着走拳架,呼吸和走架子一样配合好,该呼时呼尽,该吸时吸足,该发力时要发力,而且呼吸要配合的严丝合缝,这样才行。懂了吧,练太极拳的人,一生都要和太极拳结缘,结下生死缘,不离不弃,相守一生。”
他又道:“今天我给你们讲讲推手的八门劲,以及它和八卦的相应关系。了解这些能更好的帮你们运用它,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知道,这八门劲你俩运用的很纯熟了,只是讲不出来,今天我就给你们讲,你们以后就能讲出来了。说句实话,上一辈也是这样告诉我的,我不敢贪污,我承接下来,再传给你们,承上启下吗。你们也是,要承上启下,不光要承上启下,还要发展、要创新,这样咱们的太极拳才更有生命力。从陈公王廷创太极拳以来,世代相传,到我这儿,我把套路简约变了一下,经大家演练感觉还可,咱们就这样,谁有想法,对太极拳的发展有益处,咱就照他的办。但愿你们能为太极拳的发展、完善作出贡献。”
陈耕耘和杨福魁依然是仔细地听。陈长兴知道,这弟俩从来就没打断过别人的说话,不光是长辈说话,就是般大般上的弟兄们说话,有时比他俩小几岁的说话他俩也从不中途打断。像陈长兴说话他俩更不插话,听,而且是仔仔细细地听,生怕漏掉一个字。陈长兴了解,所以他说话有时也问一句,那是提醒他俩这地方要听仔细喽!并不需要他俩回答。
陈长兴又接过福魁递过来的茶碗,呷了一口润润嗓子,说道:“推手中最常用的一种劲别叫掤劲。掤劲是咱们练太极拳的人经过多年的修炼练出来的主要劲别之一,这种掤劲可以变化成其它劲。你身上掤劲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你的功力。掤劲是丹田的阳气上升,通过命门大穴及腰椎,由里及外向腰背、手臂上扩散向上浮升掤起的劲。这种掤劲浮力轻柔时如水托落叶,浮力大时如水载舟。也就是需要大时它就大,需要小时它就小,转换的无痕无迹。它是一种弹性劲,极轻极微时,其灵敏如能权其羽毛的重量。掤劲有虚实之分,向上走也就是呼气为实,吸气时为虚。呼气发人时,速度和距离与你的内劲质量、功夫质量密切相关的,柔至极轻,发至极刚,发人时,无迹无痕。就这样,耕耘你来,无论你用什么招式进攻我都可以,你要体会这掤劲是怎么用的。”
陈耕耘经常和父亲递招过手,所以他明白,无论自己怎么上,用什么招,都无济于事,所以他也不想用什么招了,集中思想体会父亲怎样用掤劲就得了。
陈耕耘走到他父亲陈长兴跟前,迈右步,右手一伸搭在陈长兴早已伸出的右手里侧,两人划了一个弧,只见陈长兴的手稍稍一抖,耕耘的身子给用什么东西烫了一样,又像有人提着他一样,双脚离地向后倒去。
陈长兴道:“这只是轻轻一抖,你的身子你就不当家了,要是这么一抖一发呢?”
陈长兴说着右手一抖,整个身子都在配合。
陈长兴又说道:“这样的话,你就不是这样了,恐怕你会半天起不来了,发的再重些,就要要人的命了。你们俩也看了,这掤劲使用时的方向是往斜上走的,有托的意思。这与桥的拱形是弯月、能承载较大的压力、将外力分散同为一理。刚上来我的手和耕耘的手一搭,我就粘住了你的手,目的就是听你的劲,通过掤劲听出你用劲的方向,我可发可不发,这就是通过搭手了解对方的虚实,做到知己知彼,可浮可沉,所以掤劲有问劲之意,所以掤劲是太极拳八门劲之首。任何东西之首,在卦象上都为乾,为天。
讲完乾、天,就开始讲坤、地。乾属阳,为父。坤属阴、为母。掤是阳,所以捋劲是阴。阳气上升,阴气下降。捋劲是阴劲它就下降。下降到哪儿呢,下降到丹田。四肢内气向丹田聚拢,所以,捋劲是蓄劲。捋劲是阴中有阳,也叫阴抱阳。这是什么意思呢?阴抱阳,虚中有实,能起到吸引或牵引对方,具有化劲作用。捋劲的主要目的是疏导对方的力量,将对方的力引导到势穷力竭的背势,使其力量分散,并诱使其露出空虚薄弱处。我则顺他的来势攻其弱点,使他跌翻。此即阴中有阳,虚中有实。捋劲的用法一般是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捋劲在用法上多为两掌一阴一阳配合使用,丹田气运到手臂上形成牵引力。捋时一手牵引方向,另一只手加力相助。轻捋时好似咱们练功时候的轻轻带过。重捋时两掌阴阳相抱如捋蛇脱皮一样,使对方关节拉长脱节。咱们练拳时要点到为止,掌握好分寸,不要伤人。捋的目的尽量将对手的手牵引拉直伸长,再被我所制。掤劲掌握了,再把捋劲掌握了,一般的对手就不在话下了。不要想着对手这样来我怎么办?那样来我怎么办?随便他怎么来,首先要接住对方的力,能掤则掤,能捋则捋,什么时候能随心所欲你就由必然王国走到自由王国了,那时,你们就入室了。
阴中有阳,也是柔中寓刚,它和掤劲一样是咱们太极拳的主要手法。捋劲也可化出其它六种劲,所以八门劲中捋劲为母、为坤、为地。”
“这两种劲,平时啊你们运用地也颇为纯熟,我今天所讲的是更深一步,不光会运用,还要能把道理讲出来。每招每势的来历、属阴属阳,内气的走法和其用法,主要的变着,要了然于胸。各种劲别,如掤劲、捋劲,更要烂熟于胸,不用想,伸手就来。和别人交手,能容你再想吗!挨着何处何处击,远了用手,近了用肘。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远不发肘,近不发手,无论前后左右,一步一锤,遇敌以得人为准,以不见行为妙。拳术如战术,击其无备,袭其不意,乘机而袭,乘隙而击,虚而实之,实而虚之,避实击虚,取本求末,出遇重围,如生龙活虎之状,逢击单敌,似巨炮直轰之势。练时前方无敌如有敌,交手时前后左右有敌如无敌,如孟子所云,运我浩然之气,何惧之有。”
陈长兴停了一下,看着杨福魁说道:“福魁,这些道理你要专心记,你不可能老在我身边,过几年你走出去和外边的人接触,也把老陈家的玩意亮相亮相,咱不显摆,自有人找你,当然和他们咱不讲这些道理给他们听,打倒为算。你传你杨家的子孙后代的时候,要讲这些道理,要做明师,不做名师。名师是骗人的,从老陈家走出去的,你福魁是第一个人,所以,你要明白咱家传玩意的所有,不能一知半解,半瓶醋出去丢老陈家的玩意绝对不行。现在看来我的担心有点多余,因为,你已经到大半瓶了。”
陈长兴刚说到这,杨福魁普通跪在陈长兴面前,诚惶诚恐地说道:“师父,小福魁没有那么多,还没盖满瓶底呢,我早着呢,师父您老可不能这说,小福魁害怕。”
陈长兴和陈耕耘都过来扶他,陈长兴笑着说道:“你害怕什么,也不要这么谦虚,多少就是多少,少了我也不会往多了说,实事求是。你现在该怎么练拳练拳、推手照旧,我多给你们讲讲道理,要是有文字的东西给你就好了。咱老陈家的玩意都是口传心授,世代相传,不敢有半点私心,我还把自己的心得传给你们,抛砖引玉,你们也应这样,要是能把咱老陈家这些玩意用文字记录下来,并不断修改完善传下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