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风如避剑”这一说法是古人在长期的练功养生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时至今日,对于我们练功者来说,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风本属于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有其季节性和一定的风向,气象学称之为季风气候。正常的自然之风使人身轻神爽,对人是有益的。而古人所讲的“避风如避剑”之“风”,是指超离自然现象中正常之风的“虚邪贼虐”之风,人若被这种“虚邪贼虐”之风侵及身体,风邪极易犯人清窍,伤人肌肤,继而循经入里,损伤脏腑,阻塞经络,使人患病,甚者危及生命,或潜伏滞留体内,成为日后发病的“定时炸弹”,其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有如利剑伤人,所以,避免虚邪贼虐之风对身体的侵袭,就显得尤为重要,故而古人提出了“避风如避剑”的养生观点。
正常的自然之风和虚邪贼虐之风是有所不同的,正常的自然之风不仅具有温煦、和缓、轻柔、拂动、使人身心爽快之特点,并且具有分明的季节特性和与四季节序相应的风向。其季节特性主要表现为春风偏温,夏风偏热,长夏风偏湿,秋风偏燥,冬风偏凉等。其风向在不同的节序里是有其规律的,古人称之为“顺令”,并与八卦九宫相配属。具体风向如下:由立春(属艮,名天留宫)一日起东北风为顺令;春分(属震,名仓门宫)一日起东风为顺令;立夏(属巽,名阴洛宫)一日起东南风为顺令;夏至(属离,名上天宫)一日起南风为顺令;立秋(属坤,名玄委宫)一日起西南风为顺令;秋分(属兑,名仓果宫)一日起西风为顺令;立冬(属乾,名新洛宫)一日起西北风为顺令;冬至(属坎,名叶蛰宫)一日起北风为顺令。顺令之风着人之后,令人神爽,消心痞,祛心烦,蠲沉疴。反之则为逆令之风,吹之则伤人。总之,凡是与上述正常的自然之风的特点、特性、风向顺令相悖之风,均属虚邪贼虐等不正之风之范畴,为恶风毒气,吹人身体则易发病,若风邪循经入里,瘀积体内,日后则会外因风寒暑湿之重感,内缘饥饱劳逸之染着,内外两感诱因,必会发病,祖国传统医学称之为“时气留伏”。
虚邪贼虐之风有多种表现形式,虚者为不实之谓,有时虽然风不是很大,但有阴凉飕骨之感,或有毒雾之候,或有反季逆令,体虚多病者极易受其害。邪者乃不正之说,反季节的逆令之风以及春不温、夏不热、长夏不湿、秋不燥、冬不凉之风等皆为邪风,容易伤人。所以《内经》告戒人们对于“虚邪贼风”要“避之有时”。贼属偷入之意,风口之地,阴冷潮湿之居,门窗缝隙之处,或衣着裸露等,多易为贼风所偷袭。古人有“不怕大风一片,就怕贼风一线”之说,就是这个道理。虐为狂暴之害,大风、狂风、旋风、沙尘暴、风雨交加等恶劣天气,伤人直接而严重。有时亦有虚、邪、贼、虐之风搀杂而至,伤人尤甚。所以,凡遇有不正之风的天气,皆须避之,更不宜在室外练功,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尽量避免不正之风的侵害。
我们练功的目的是为了祛病健身,延年益寿,最忌风邪之侵袭,所以,在室外练功时,要选择阳光明媚,温度适宜,微风和煦,风向为顺令的天气进行锻炼活动,既《内经》所讲的“处天地之和,从八方之理”,“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切勿在有虚邪贼虐之风的环境中练功。若在室内练功,室内外的温差不宜过大,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室内不要过凉,严冬季节室内也不要太热,以自己勉强适应为度,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与大自然环境相适应,这样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所以《内经》主张“智者之善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譬邪不干,长生久视”。我们不仅在练功时需要保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避免风邪之侵袭,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注意避免恶风毒气之伤害,以保持身体之健康。
作者:马孟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