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荃老师介绍太极养生文化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叙

  昔鸿蒙分判。阴阳始列。轻清上浮者为天。重浊下凝者为地。清浊相混者为人。蓋人禀乾坤而交以成性。受阴阳而感以成形。得五行之化育。而五藏五德五靈。由斯而全焉。列三才之品。为万物之靈。世间难得者人也。人生难得者道也。夫人与天地同才。而不能与天地同长久者何也。皆因不知消长之理也。人与仙佛同体。而不能与仙佛同超证者何也。皆因不知先天之道也。既不知消长之理。先天之道。则天堂路闭。地狱门开矣。太上老祖。道成天上。位证清静。意欲人人修道。同享清静。故著清静之经。演长生之诀。流传天下。化醒原来。其经至简至易。极妙极元。真度人之宝筏。劈旁之斧也。若有善缘得遇。便是三生有幸。早晚读诵。可消灾解厄。积德感天。照经修炼。功果圆满。在儒成圣。在释成佛。在道成仙。逍遥清静。亦不负太上度人之婆心也。是为叙。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运行日月。大道無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無其心。外观其形。形無其形。远观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無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無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①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者。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①注解:生者,河图也,死者,洛书也。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所以供奉读诵北斗经有延生保命的作用,这里面还有一个关于北斗经的故事,以后有机会详细讲解。

         人生之初,禀父母之元气,而结一颗明珠,名曰无极。得父母之精血,名曰太极。天一生壬水,在上生左眼瞳仁。在下而生膀胱。地二生丁火,在上生右眼角,在下而生心矣。天三生甲木,在上生左眼黑珠,在下而生胆。地四生辛金,在上生右眼白珠,在下而生肺。天五生戊土,在上生左眼眼皮,在下而生胃。地六成癸水,在上生右眼瞳仁,在下而生肾。天七成丙火,在上生左眼角,在下而生小肠。地八成乙木,在上生右眼黑珠,在下而生肝。天九成庚金,在上生左眼白珠,在下生大肠。地十成己土,在上生右眼皮,在下而生脾。由此而五藏,由此而六腑。以至周身三百六十五骨节,八万四千毫毛孔窍,莫不由河图而生之也。

微信图片_20190215214145.jpg

分享 :
 
王道荃老师线上养生课招生中
ABUIABAEGAAg0erb5AUopbjCAzCKBTjR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