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内景图》与《修真图》
X
近几十年,道教中的两幅修炼图《内景图》(又名《内经图》)和《修真图》被高度评价,更有人考证其为丘处机及张三丰所画,图中藏有秘而不传的功法。然而,透过图中注文来源、选用诗句及所绘内容,即可考其创制年代及修炼含义。一、《内景图》的来源《内景图》本是清初道人所画,后来光绪年间被一位叫素云道人(即刘诚印)的太监在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时看到。他发现此图揭露了打坐修炼的重点,非常可贵,便发心付梓印制,并在原图左下角落款,时年光绪丙戌(1886年);木板印制后由北京白云观收藏。白云观乃道教全真道龙门派祖庭,影响所及,各大小宫观都有重刻,清宫如意馆更收藏一幅重画彩绘。及后,中国医史博物馆编撰的《文物选粹》亦把此彩绘本收进。不过,今人在演说或批注此图时,多有误会,以为此图由丘处机所画。其实,此图之出现,实缘自两首吕祖(吕洞宾)乩文。《吕祖全书·卷四·文集中》载有此两首律诗,其一是:“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童儿手指天。若向此中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其二是:“我家勤种我家田,内有灵苗活万年。花似黄金苞不大,子如白玉颗皆圆。栽培全赖中宫土,灌溉须凭上谷泉。只候九年功满日,和根拔入大罗天。”由此推敲,相信制作此图的故事大概是:清初有某道人读《吕祖全书》,浏览此两首诗后有所心悟,明白个中修丹之道,便把诗画成图画,以教后学。作画时,作者把原诗文字略作修改,把“童儿”改作“胡僧”,以示修炼之事可通道佛二教。至于《吕祖全书》,清乾隆七年(1742),一位叫刘体恕的人把吕祖乩文总合,汇辑而成。根据《吕祖全书》原凡例,记有“吕祖文集传世既久”。或说,作图者早就读到两首律诗,而《内景图》画
于《吕祖全书》之前,但当刘体恕看到《内景图》两首律诗,在不能确定其为吕祖诗文之下,他应不会把诗纳入《吕祖全书》。有趣的是,今《内景图》出现后近几十年已蜚声八方,若此图古已有之,当不至于寂寂无闻。况且,刘体恕汇辑严谨,倘若他先从坊间搜罗得此律诗,再看到《内景图》创画于此,见文字又有所不同的话,校订之间必下脚注以资识别,或凡例中指出“不无鲁鱼亥豕之讹”之余,当交代两首律诗已被引以为画等等。观乎文集所载两首律诗,不见任何脚注,故《内景图》不可能在《吕祖全书》之前。《内景图》的制作期应该是《吕祖全书》之后,刘素云之前,即1742至1886年之间。道教从来对廋辞、隐语、秘图等珍而重之,虽明言秘传,但必高调提及。假若此图一早就有,金元以降的数百年,有关修丹之文献又无半句提过,实难以置信。可以确定,此图绝非丘真人所作。